
農藥可追溯研究委員會成立!
2019年10月18日,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在上海召開農藥可追溯落實座談會及農藥可追溯研究委員會成立會議。
會議由協會花榮軍秘書長主持,中國農業農村部的農藥檢定所監督處劉紹仁處長、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投入品管理處丁保華處長、中國農科院質量標準研究所陳松主任等與會發言。山東農產品質量安全顧問團楊理健團長、上海師范大學任天瑞教授、湖北省植保總站童軍研究員、上海農藥檢定所黃秀根副所長、江蘇農藥總站吳小毅、河南省農藥協會王全德、湖南省農藥協會黃欽、湖北省農藥協會劉蘅3位秘書等先后從專業技術、追溯管理現狀、箱碼延伸、流通進出臺帳、下載上傳共享權威平臺、農藥二維碼2.0新版公告策劃引導、追溯政策扶持期待等方面進行發言。
中國二維碼先鋒勵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CEO陳龍率先介紹其企業及追溯系統,接著應邀參會的浙江浙農金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克勝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富美實植物保護劑有限公司、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科迪華農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安道麥(北京)農業技術有限公司、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四川利爾作物科學有限公司、山東省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生產及流通企業負責二維碼工作的代表進行各自二維碼追溯運作交流。二維碼方面服務企業滄州晟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螞蟻區塊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螞蟻區塊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代表與會交流。
中國農藥行業實施的二維碼生產、流通接近2年,僅僅在生產環節、流通渠道體現了最小銷售單位上有了二維碼,解決了農藥這類特殊生產資料有沒有二維碼印制的課題。市面上的農藥二維碼相當多的無法識別,還充斥了假冒的二維碼。從近兩年農藥產品二維碼執法管理中,沒有吊銷任何一家的農藥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來看,農藥二維碼的追溯沒有發揮應有規范生產經營作用。原本理想化的二維碼賦上農藥產品袋(瓶),追溯管理就能實現的期待還遠遠不能實現。
農藥長年加工生產,卻只做短期內、周期性集中施用,農藥產品賦二維碼后,將質保期“兩年”問題放大了。眾所周知,相當多的固態農藥的內在功能質量穩定期遠遠高于現在規定的“兩年”期。
防治不同病蟲草害時為降低種植成本、節省用工,農民習慣將兩種及以上的不同農藥組合使用,其組合包裝物上二維碼該如何標識便于監管?
一件原來瓶箱二維碼完全匹配,后因泄漏等原因補換形成與箱碼不對應,執法抽檢時遇到這情況是否作為例外不予追究?
如何鼓勵農民朋友主動掃產品碼,增加流通環節掃碼的比例,以滿足農藥二維碼真偽識別功能外,還能增加企業對用戶的需求的溝通?
與會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種種設想,這些相關內容的確有待研究對策,兼顧行業中小企業,讓市場合法經營主體在自選二維碼實施技術時,一方面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符合法規的強制規定,推動中國農藥全行業高質量的發展。
農業部公告第2579號《農藥標簽二維碼管理規定》有刷新更版的要求。從2020年元旦始,沒有二維碼的農藥產品應該絕跡于銷售柜臺,根斷于田間地頭了!這是農藥生產經營施用的新的里程碑。
由于1.0版(第2579號4項基本要求)落實的是農藥二維碼最小銷售單位上二維碼存在與否的最低要求。實際農藥生產包裝理應有現場關聯、二級包裝即產品箱(桶)、三級包裝物流垛的管理、出入庫電子臺帳導入導出、執法管理部門及用戶便捷手機微信真偽查詢的現實需求,特別是具有公信力的智能手機版軟件平臺供分享查驗迫切需要。沒有權威的查驗平臺導致的無原則地爭論糾纏、不負責的推諉,也是導致二維碼檢查無法落地的主要原因。當然引進市場機制的平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農業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持以及資金扶持。
現狀中,生產企業農藥生產用碼五花八門,各顯神通,不少企業僅滿足有一自建自選平臺下碼后印在標簽上,生產中并沒在現場與箱碼關聯,一次性上傳自選平臺。新《農藥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要求的農藥生產經營必要信息及時傳輸備案的規定也因基礎信息初級,所采用系統不一而難以實現。
現行規范中沒有中間包裝袋的賦碼要求,如果要的話必然增加采集設備投資,這的確不必要。但沒有包裝箱二級二維碼、三級物流垛碼的規定,就給農藥行業發展帶來阻礙了。而批量生產不得不用的箱碼、垛碼只有自己的掃描槍能辨識,經銷商往往同時要使用不同的廠家銷售系統才能形成零星的難集成的電子數據,導致經銷商不可能滿足規范電子臺帳的要求,落實不了追溯農藥的初衷目的。
解決農藥二維碼追溯效力不強,現行農藥二維碼規范“水土不服”,只有與時俱進,進行規范標準的延伸刷新。現有信息技術條件下,只要引導得力,完全能在農藥生產經營及監管上賦予二維碼追溯技術的諸方面應有功能。
推進農藥追溯工作,就需要從生產環節、流通環節、監管追溯實際需求出發,進行進一步擴充規范,由新規范來引導農藥二維碼追溯,發揮中國二維碼政策的最佳效果,為整頓中國農藥行業做出新的努力。建議追溯委員會成立后開展以32位箱(桶)碼為主的系列研究引導,篩選并借力中國農藥信息網服務平臺、勵元科技云平臺等權威的追溯模塊,進行各農藥企業產品二維碼的下碼、上傳管理及展示。
會議通過了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農藥可追溯研究委員會章程,宣布成立農藥可追溯研究委員會,推薦楊理健任主任,丁保華、陳松、童軍、陳龍、高晶等任副主任,該委員會將充分發揮專家委員咨詢參與作用,充分利用創新技術和科學方法,協會開展農藥可追溯調查研究,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建議,提升農藥可追溯管理水平,開展信息咨詢培訓,參與相關規范和標準制訂,致力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助力農藥廢棄物回收(表1)。委員會設勵元科技為主依托單位,負責日常聯絡,這是協會成立的第15個專門工作委員會。
農藥事關農產品安全,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資源。二維碼技術又功能強大,中國農藥二維碼工作就應該與時俱進,要由初選動作向更科學、合理的方向前進,賦予農藥生產、經營、監管更上一層樓的動能,實現一體化便捷管理,期望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農藥可追溯研究會早出研究成果,推進中國農藥事業的蓬勃發展!
表1協會農藥可追溯研究委員會組織機構名單
姓名 | 單位 | 組織機構內職務 |
楊理健 | 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顧問團 | 主任委員 |
丁保華 |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投入品管理處 | 副主任委員 |
陳松 | 中國農科院質量標準研究所 | 副主任委員 |
童軍 | 湖北省植保總站 | 副主任委員 |
陳龍 | 勵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副主任委員 |
高晶 | 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 副主任委員 |
任天瑞 | 上海師范大學 | 委員 |
吳小毅 | 江蘇農藥總站 | 委員 |
王全德 | 河南省農藥管理協會 | 委員 |
黃欽 | 湖南省農藥協會 | 委員 |
劉蘅 | 湖北省農藥協會 | 委員 |
王晨 | 科迪華農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委員 |
周江濱 | 巴斯夫(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 委員 |
陳虹 | 蘇州富美實植物保護劑有限公司 | 委員 |
謝毅 | 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 | 委員 |
王勝利 | 安道麥(北京)農業技術有限公司 | 委員 |
趙建平 | 四川利爾作物科學有限公司 | 委員 |
毛建德 | 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 | 委員 |
齊濤 | 山東省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 | 委員 |
鄧建社 | 江蘇漢偉斯特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委員 |
鄭春銀 | 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委員 |
崔亞 | 江蘇克勝集團有限公司 | 委員 |
樊黎明 | 浙江浙農金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委員 |
梁志華 | 螞蟻區塊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委員 |
韓忠政 | 滄州晟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委員 |
劉偉 | 成都奇新科技有限公司 | 委員 |
游客可直接評論,建議先注冊為會員后評論!

以上評論僅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農藥網觀點!